※ 引述《killsheep (宰羊)》之銘言:
: 近期由於短影音盛行,許多人氣咖啡YouTuber也藉此不斷產出並分享手沖手法。一段時間
: 觀察後發現,為達同樣目的,例如增加香氣 或 甜感 或 厚度,卻各有幾十種不同的沖法
: ,心裡常想著:「明明目的都是提升香氣或增加甜感,開發那麼多琳瑯滿目的手沖手法幹
: 嘛…?」,而且若沒特別限定,還要確定手法可以適用於大部分的豆子,在分享給受眾之
: 前真的有測試過嗎?自己有喝過那麼多杯用該手法沖煮的咖啡嗎?後來想說算了,YouTub
: er本來就在意流量,沒有產出自然沒有流量。稍微將豆量/研磨度/水溫等參數稍微排列組
: 合、前後調
: 整一下,有時再加個攪拌或搖晃,又可以產出一套手沖手法了。
: 最近看到AD CAFE分享的手沖手法如下:
: https://youtube.com/shorts/99T1XSzWdic?si=kCNr8paCb0yNiI_x
: 又香氣爆炸、又甜、又厚實,這麼好康的手法不試試看怎麼行?先不論試完結果如何,在
: 最後一段沖煮時有特別強調將粉牆沖下來。
其實有人分享就嘗試也沒什麼不好。
或許搭配你目前的豆子正好合適。
平常多用幾套習慣的沖法,
就比較能夠搭配不同豆子或者擺放不同時間的豆子去搭配使用。
如果能夠搭配磨豆機的特性就好了。
例如我平常就準備C40/X25/X-Pro磨豆機。
X-Pro能夠遮瑕,C40酸香不錯,X25帶甜香感。
就可以依照豆子不同去選擇磨豆機。
加上摺紙濾杯/花瓣濾杯/V60濾杯就有好幾種不同的固定沖法。
隨著濾紙的不同,變化就很多種。
有的沖法甜感多,有的沖法酸香多,有的沖法適合遮瑕。
再來搭配適合的磨豆機,就可以簡單應變各種不同豆子。
我覺得準備幾種自己記得住容且錯率高的搭配(磨豆機/濾杯/濾紙/手法)
就足以應變不同狀況的豆子了。
手法可以增加,但濾杯準備有三個就很夠了,
最好是網路教學手法很多的濾杯,這樣就會很方便找到適合自己的。
現在新興濾杯很多,但新興濾杯對應的手法通常也只有幾個YT分享,
這種濾杯我就不會去買,除非很有愛。
最好的濾杯就是很多種手法已經網路教學很多,
而且已經是經過很多人購買夠穩定的濾杯。
然後再來準備幾種不同的固定手法,其實這樣應對就夠用了,
也不難記。
當然新興濾杯有它的設計理念,但通常對應手法會相對較少。
這就是個人自己買來嘗試適不適合。如果適合就不錯,
但通常如果不合適的話,網路上也很難找到其他分享不同的手法。
所以我會挑選手法多且搭配泛用性強的濾杯。
對於YT的分享如果是我手上有的濾杯,我看到也會嘗試看看,
如果不錯我會再加以微調讓沖煮更適合自己口感。
通常YT為了點閱率,也比較會去嘗試熱門老牌濾杯的不同手法。
買熱門老牌的濾杯,算是一個不會錯的選擇。
所以看到就試吧,畢竟口感是自己的,也只有自己知道適不適合。
--
本文禁止無斷轉載,未經允許禁止全文引用。(可部分引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16.2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709384652.A.D11.html
※ 編輯: kikolo (223.137.216.203 臺灣), 03/02/2024 2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