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wulalas: 巡航很輕鬆,前提是帽子要好,騎士耳塞要戴,身上衣物的 03/27 20:08
→ wulalas: 抗風性要強,車子是有風鏡可以躲的,純街車撞到懷疑人生 03/27 20:08
安全帽至少要貼合頭型 不然超晃
騎士濾音器戴上降低高速風切聲
推 CB1000RPlus: 要嘛往人少的地方跑,測速就少 03/27 20:24
→ CB1000RPlus: 不然就退坑,大概是這樣 03/27 20:24
推 maninpink: 街車沒有大風鏡的話 120以上我就疲勞得很快了 03/27 20:25
120開始風壓更強
推 VANDAS: 好安全帽 耳塞 風鏡 好的懸吊 定速巡航功能 以上備 03/27 20:33
→ VANDAS: 齊就輕鬆巡航 03/27 20:33
推 ceca: 中排量(一千左右)巡航也是可以有點運動性的 03/27 21:10
900~1000cc我覺得是大排氣量
中排氣量應該是600~800cc
推 mk203125: 主要是高架剛開那一年 路況真的好 03/27 21:14
→ mk203125: 當時又沒有區間 新埔那段超漂亮 03/27 21:14
→ mk203125: 然後最近浸水橋那邊不是重蓋 03/27 21:14
→ mk203125: 搞得魯肥不愛走61 03/27 21:14
61北部高架比較新路況好很多 只有觀音那附近很爛
中部高架比較舊 路面差
推 jueda: 超速只是事故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超速狂插只是斂財 03/27 21:15
→ jueda: 而已 03/27 21:15
推 a901922001: 低能政府 民智未開 微罪不舉 隨便扣牌 03/27 21:32
推 azaiii: 16格沒問題呀XD通勤通七年了 03/27 23:03
→ woodghost: 16格巡航嘴砲居多啦 常騎61絕大多數都是100上下而已 03/27 23:12
→ woodghost: 極少數兩台車競速那種就算了 03/27 23:13
推 Tusakr: 趕時間的話,在61上16格巡航沒問題啊,只是耗油而已 03/28 00:25
推 Galm: 不是為了安全是為了賺錢... 03/28 00:58
推 wsx88432: 所以國旅沒人 單日遊最多 03/28 01:01
→ SuLiaen: 測速照相搞到一堆大車根本低於速限在跑 03/28 02:30
推 pippen456: 地方政府生財工具 03/28 06:56
→ b79205: 反正人民不會大批上街抗議 溫水煮青蛙 03/28 10:59
有少數個案鄉下區間測速被當地鄉民抗議拆除
推 rvd8164: 爛環境 政府只想賺錢 03/28 12:16
→ rock7130jp: 上次看日本節目介紹的,日本警察偽裝成民車,直接拿 03/28 12:19
→ rock7130jp: 測速跟在你後面測w 03/28 12:19
推 knight313: 冬天建議不要走西濱 03/28 12:51
推 kkboy3037: 會造成意外的原因其實很多,騎乘的時間、駕駛的精神、 03/28 14:54
→ kkboy3037: 都會有影響的 03/28 14:55
→ helba: 大車本來就有法規限速和物理限速 03/28 17:00
→ tom12122323: 開神盾在路上輕鬆騎 沒辦法完整聽完一首歌 幾句歌詞 03/29 10:14
→ tom12122323: 就跳出來一下 03/29 10:14
真的是路上3~5分可能有一個測速
推 ldddlddd: 靠北,怎麼不每個警察屁股都插一根,直接請支援收銀得 03/29 14:13
→ ldddlddd: 了 03/29 14:13
→ ldddlddd: 測速每個路口都叫,錢寧願打發乞丐 03/29 14:15
→ LsugerI: 有測速牌就能擺攤,但神盾又沒有每個測速牌都提醒你,不 03/29 15:14
→ LsugerI: 太懂他的提醒邏輯,到頭來還是自己看路標卡實在 03/29 15:14
→ dieorrun: 有測速牌就要提醒 你應該會先煩死 03/29 16:06
→ VL1003: 神盾主要是針對固定桿還有區間測速,這種固定的裝備在叫。 03/29 17:34
→ VL1003: 常出沒位置就看有沒有人回報,但回報不完的,而且有些點擺 03/29 17:35
→ VL1003: 一擺就換了。針對告示牌就如上面說的,會先警報疲勞。 03/29 17:35
測速標示路牌太多 應該說台灣道路上的標誌太多又混亂
原來警察是照相路邊攤 只是他只拍背影
像是大富翁要收過路費 1600起跳
※ 編輯: nrsair (125.231.161.120 臺灣), 03/29/2025 20:49:50
推 Golden26: 測速照相(x印鈔機(o 04/01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