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專題】這是川普口中的「非關稅詐欺」嗎? Bob解密多數美國車為何進不了臺灣|專題企劃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制度,臺灣該如何應對?多買美國車可以讓臺美的貿易關係 更平衡嗎?讓Bob來告訴你其中的眉角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j7-WzmXDU
心得: U-CAR 的專題企劃。講了蠻多美規車台灣不太賣的秘辛(?) 感受得出來 Bob 有點氣... xD 除了進口車貨物稅沒機會走客貨車稅率外,還有其他的 他有舉例說 2016 年,和泰看水貨 Sienna 賣很好他也想賣, 但是美規認證一個車型一年只有 150輛小批量認證, 為了目標 600台/年,只好拆四個車型 然後這個每年批量數量越來越加鹽。到2023年後剩下 75輛。 還好 TOYOTA 台灣賣很好,所以最後是送去歐洲測試搞歐規認證 所以現況來說,基本上如果沒出口到歐洲的規格,車商大概率就不會進了。 像是 F150 之類的更慘,只能逐台認證 這也是被美國點名的非關稅壁壘。 最後還說,這些安審規範是個小單位 VSCC 搞出來的, 一年大概可以卡5000~6000億以上汽車業營業規模 大家對這單位敢怒不敢言 要賣車之前要拿合格證,但是不能催喔。 如果做汽車業就知道,官員架子是很大的 (但是沒說催了會怎樣?) 然後質疑了一下為啥會出現法規對歐規和美規友善度差別很大這種事 -- Money can't buy happiness but it can buy performan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241.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44227489.A.527.html ※ 編輯: ASKA (122.116.241.220 臺灣), 04/10/2025 03:39:31
nctufish: 推這集,看完牙起來 04/10 05:22
mintsern: 原來一個小單位可以這麼跩 04/10 05:48
charles1975: 查一下這個單位所有主管背景跟金流 04/10 06:01
sfchiaptt: 把影片傳給立委 相信有人會去瞭解那個單位的主事者 04/10 06:59
dslite: vscc就汽車產業既得利益者出錢組成的 04/10 07:17
Chricey: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 04/11 06:15
yanzistart: 歐洲車代理商深耕多久了 友善不意外 04/10 07:22
dslite: https://i.imgur.com/qtXpplb.jpeg 04/10 07:24
yanzistart: 美國傳統車廠根本沒什麼在台灣耕耘了 04/10 07:24
dslite: 所以和泰只是擋外匯車不小心擋到自己而已 沒有多無辜 04/10 07:25
Chricey: 看到有人提到關節痛,我就想到有一篇UC2推薦的文章 04/10 07:25
dslite: 再說美國油車真的沒什麼競爭力 美國人都在買日韓車 04/10 07:29
preisner: 美國自己不研發新的引擎技術怪別人??? 04/10 07:48
ru04hj4: 就垃圾在那邊瞎雞掰亂搞 04/10 08:04
hygen: 台灣整個汽車產業真的被政府搞死 04/10 08:08
Chricey: 樓下關節痛都吃鞏固力 04/10 08:08
ru04hj4: 做不出什麼車 搞什麼小手段最厲害 難怪沒有美規車 04/10 08:14
ru04hj4: 進來 車商根本不划算 04/10 08:14
ilovedirk41: 台灣既然都走歐規為什麼之前電動車都是ccs1規格? 04/10 08:30
ASKA: 因為最早只有 J1772。台灣算很早開始搞電動車,只是阿抖就是 04/10 08:33
Kroner: 關節痛這種東西靠UC2就對了 04/10 08:33
ASKA: 阿抖... J1772 一大堆就順理成章變成 CCS1 04/10 08:33
ASKA: 從VSCC這個就看得出來交通幫應該勢力很大,政府換好幾任了.. 04/10 08:34
ASKA: 希望能靠這次風向好好掃蕩一下 04/10 08:35
chi17: 早說了安審大魔王,然後都叫ARTC抗砲火超爽的 04/10 08:40
Kroner: 哇勒,UC2 這個東西真的是太讚了 04/10 08:40
chi17: 聽說VSCC上路前連早餐店阿伯都能自辦進口掛牌 04/10 08:42
henrk: 美國車沒市場的原因,一直以來都是品質問題吧,扯啥車測? 04/10 09:02
z7890706: 又有業務跟車商跑出來造謠了 大家撐住 04/10 09:08
ilovedirk41: 進來的車子又不多怎麼會扯到品質問題 04/10 09:09
Chricey: 吃過關節保健品,都沒什麼效果,有推薦的牌子嗎? 04/10 09:09
yytseng: 趁這波關稅議題,應該要來清算裕隆集團了 04/10 09:18
yytseng: 還用支那車洗產地,什麼垃圾公司 04/10 09:19
WellyT: 這就是卡流量的概念…保護國內產業? 04/10 09:42
chillybreeze: 這部片翻成英文丟到川普X上啊 04/10 10:14
Kroner: 看到關節痛,我就想起我姨媽 04/10 10:14
SAKIEr: 台灣新車上市慢不是沒有原因的 04/10 10:15
ASKA: 法規真的可以卡一堆。像是重機其實也是... 04/10 10:18
samuelyen: 重機比較偏向被噪音跟環保搞到 04/10 10:26
chi17: 重機卡一萬台..雖然只有本田會卡到但他就不賣小車了 04/10 10:28
Chricey: UC2是啥東西?求解釋啦! 04/10 10:28
godallan: 裕隆至少真的把車價打下來了 真的躲vscc後面的看了還是 04/10 10:32
godallan: 官員跟和泰 04/10 10:32
ilovedirk41: 本田去年銷量就超過一萬台了 04/10 10:34
DSB520: 真的不要只聽酸民說法 專業分析才知道問題是哪裡 04/10 10:34
Chricey: 5樓關節跟X一樣 04/10 10:34
joiedevivre: 以後不知道會不會tpc回來 美規電車現在都這規格 04/10 10:44
Adonis7088: 哈 借題發揮而已 這根本次關稅戰根本沒啥關聯 04/10 10:46
Adonis7088: 風向真的很好操作 唉唉 04/10 10:46
joiedevivre: 樓上每篇推 不如你發一篇說明怎麼無關 如何? 04/10 10:48
Kroner: 我有在用UC2,感覺效果還不錯欸! 04/10 10:48
gghh: 美車有沒有競爭力是看相對價格 便宜治百病 04/10 11:26
gghh: 再來就是廠商保固態度 上面CIVIC的影片銹成那樣 有處理 04/10 11:27
gghh: 還不是一堆人買單 04/10 11:28
Adonis7088: 一堆? 要確捏....一個月幾台? 04/10 11:40
Chricey: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真的超痛苦的啦!推薦去看醫生,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 04/10 11:40
SALEENS7LM: 美車競爭力大幅衰退是事實,以前無論亞洲歐洲美洲都 04/10 11:42
SALEENS7LM: 有大量美國車出口,日本俄國或其他正要起步汽車工業 04/10 11:42
SALEENS7LM: 的國家也會參考美國車,但自從石油危機之後,大量的 04/10 11:42
SALEENS7LM: 廉價化跟差勁的組裝品質、稀爛的性能表現、惡劣的油 04/10 11:42
Chricey: 剛開始吃UC2,期待 04/10 11:42
SALEENS7LM: 耗數據與落後的機械設備,讓美國車逐漸被日本車歐洲 04/10 11:42
SALEENS7LM: 車吊打,而十幾年前的金融危機更是二度重傷了本就走 04/10 11:42
SALEENS7LM: 向下坡的美國御三家,美國車沒落不只在臺灣發生,在 04/10 11:42
SALEENS7LM: 世界各地都一樣 04/10 11:42
Chricey: 不動對關節最好,拎北都躺著 04/10 11:42
kalapon: 跟驗車制度一樣屌的官 04/10 12:41
ASKA: 只有賣美國的美國製美規TOYOTA呢? 04/10 12:46
ASKA: 這也算廣義的美國車。 04/10 12:46
cagepig: 所以還是落後法規的問題~~~看Bob漲知識 04/10 13:17
Kroner: UC2是啥東西?求解釋啦! 04/10 13:17
ilovedirk41: 奇怪 一堆人看不懂內文嗎 他討論的是政府對美規車進 04/10 13:24
ilovedirk41: 口限制很多 他又不是討論美規車台灣賣不動 04/10 13:24
lb751007: 不懂的都怪ARTC 其實VSCC才是大魔王 04/10 13:25
Fukker: 原來如此 04/10 13:32
Chricey: 關節痛有人有有效的復健方法嗎? 04/10 13:32
Fukker: 台灣vscc就亂搞 04/10 13:33
ru04hj4: 美國車爛是由市場決定 不是用這種爛招去卡 04/10 13:40
horb: 多買美國車就好了 04/10 13:58
horb: 你想得到的品牌。應該在美國都有工廠 04/10 13:59
Chricey: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 04/10 13:59
BruceLuo: 驗車制度 環保法規 關稅貨物稅,這些都是貿易壁壘 04/10 14:02
babyMclaren: 我沒課關稅,只是不能賣而已的概念 04/10 14:08
douge: ford focus 曾經蟬聯美國最暢銷車款一段時間 04/10 14:10
douge: 走到哪都是 沒有問題的 一切都是價格 04/10 14:10
Kroner: 看到有人提到關節痛,我就想到有一篇UC2推薦的文章 04/10 14:10
douge: 貨物稅卡下去 就算維修都超貴 04/10 14:11
jinshun: 廉價 差勁組裝品質 稀爛的性能 我第一台想到的就是屋頂 04/10 16:24
jinshun: 漏水的Toyota 04/10 16:24
jinshun: 第二台想到的是各種生鏽 超老撞測標準還拿不到5星的國慘 04/10 16:26
Chricey: 哈囉!關節痛真的超痛欸,我之前也遇過類似情況,後來去看醫生吃推薦UC2,效果不錯喔! 04/10 16:26
aftermathx: 應該是因為美規車成本比較低 所以大車商聯合起來限制 04/10 16:26
jinshun: 車 04/10 16:26
aftermathx: 外匯車的規模 以免影響到自身利益 04/10 16:27
oldling: 這些內幕應該更多人知道 04/10 20:24
Chricey: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真的超痛苦的啦!推薦去看醫生,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 04/10 20:24
kimisawa: 上面說美國車沒競爭力的沒看內文膩? Sienna是美國車? 04/11 00:46
kimisawa: 為何台灣政府要卡美規認證 讓市場決定就好不是嗎? 04/11 00:47
deeder: 就巧立名目 創造資源的稀缺 再從中獲利 有沒有讓你想到衛 04/11 06:15
deeder: 福部啊衛福部啊 04/11 06:15
Chricey: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 04/11 06:15
neil0611: 寄給AIT 04/11 08:20